第七十七回 救藩封猛攻平壤 破和议再战岛山
行长清正,航海来援,镐不及下令,竟策马西奔,诸军相继溃败,被倭兵从后追击,杀死无数。游击卢继忠,率兵三千人殿后,死得一个不留。及镐奔还王京,反与邢玠、麻贵等,诡词报捷。参议主事丁应泰,入问善后计策,镐反自诩战功,恼得应泰性起,尽将败状列入奏牍,飞报明廷。神宗乃罢镐听勘,遣天津巡抚万世德,继镐后任。邢玠复招募江南水兵,筹划海运,为持久计。既而都督陈璘,以粤兵至,刘 小子只有一支笔,不能并叙辽阳事,只好将朝鲜军务,直叙下去。刘 议封议剿两无成,七载劳兵困战争, 假使丰臣夭假祚,明师何日罢东征? 倭乱已平,又有一番酬功的爵赏,容倭下回再详。 世尝谓中国外交,向无善策。夫外交岂真无策者?误在相庸将驽,与所使之不得其人耳。日本平秀吉,虽若为一世雄,然入犯朝鲜,sao扰八道,非真如后世之志在拓地,不夺朝鲜不止也。李如松计复平壤,骤胜而骄,遂有碧蹄馆之挫,是将之不得其人也可知。杨镐辈挟私忌功,更不足道矣。石星身为尚书,一意主款,对于倭使小西飞,待遇如王公,未识外情,先丧国体,赵志皋、张位诸阁臣,又不闻有所建白,相臣如此,尚得谓有人乎?沈维敬以无赖子而衔皇命,李宗城以酒色徒而驾星轺,应对乏材,徒为外邦腾笑。幸倭人尚未进化,秀吉又复病终,得令勍敌尽还,藩封无恙,东祸得以暂息。否则与清季中东之役,相去无几矣。观于此而叹明代外交之无人!